•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赴大庆油田博士社会实践团顺利归来
    发布时间: 2013-08-04  作者:  浏览次数: 595

     博士团与油田专家座谈

    博士团在英雄井队1202井队合影

      

    73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赴大庆油田博士社会实践团顺利归来。

    在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中,博士团一行走访了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建设设计研究院、采油工程研究院,了解大庆油田采油增产的先进技术,并与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李玉春等专家进行了座谈,就分层注水、分层采油、三次采油、修井技术、检测设备等相关问题与油田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实践活动期间还参观了大庆铁人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石油科技馆、大庆市博物馆等,并深入一线考察了大庆油田示范单位采油一厂、试验大队和英雄井队1202钻井队,对于生产过程当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在我国石油发展过程中老一辈石油人的无私奉献与拼搏精神,更加感受到肩上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博士团队员表示,在大庆油田的 这些时间里,他们开拓了科研视野,通过学习和借鉴各单位专家们的宝贵经验与自己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收获颇丰,回去后定当将实践的成果与我校师生广泛交流分享。大庆油田各级单位领导对于此次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使得博士团的同学们不仅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深深地体会到了油田对于人才的渴求。

    队员仇实说,“大庆油田今天的成绩和辉煌是无数石油工人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成果,我们作为新时期的石油人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创造的大庆精神,为石油事业贡献力量。”

    队员王腾飞说:“参观1202井队,我深深地被油田工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和英雄风采感动了,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今天巨大的成绩,令人敬佩

    大家都纷纷表示,要把大庆油田“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带回校园,鼓励更多的同学投身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建设中去。

    大庆油田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发建设,位于松辽平原中央部分,滨洲铁路横贯油田中部。该油田于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油层为中生代陆相白垩纪砂岩,深度900米~1200米,中等渗透率。原油石蜡基,具有含蜡量高(20%30%),凝固点高(25℃~30℃),粘度高(地面粘度35),含硫低(在0.1%以下)的特点。原油比重0.830.861959年,在高台子油田钻出第一口油井19603月,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1976年以来,年产原油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1983年产油5235万吨。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博士团是由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指导的,成员均为我校在校博士生,每年暑期组织赴各大油田深入一线进行科技交流等实践活动,是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品牌活动之一,连续多年荣获“山东省优秀暑期社会实践队”等荣誉称号。  (王力禾  毕静)

     

    教育部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石大主页  国内高校研究生院  旧版入口
     

    版权声明|管理登陆

    办公地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