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栾国强参加国际地质学大会

发布时间:2016-09-23浏览次数:473

    四年一届的国际地质学大会今年在南非开普敦举行,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4200余位地质学家齐聚一堂,共计接收摘要5000多篇,包含了48个主题。国际地质大会始于1878年,跨越三个世纪,此前有20多个国家举办过34届。本届大会是在非洲第二次举办国际地质学大会,前一次于1952年在安哥拉举行。1996年在北京举办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曾经在中国地质科学走向世界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大会由地学展览、室内会议和野外地质考察三部分组成,以“为人类的明天提供资源”为主题,广泛开展了48个专题研讨、学术成果展讲,举办地质博览会、教育发展计划和鼓励青年学者参加的资助计划及地学考察等活动。与会者就地质科学如何服务社会、气候变化、环境地质、矿产勘探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对话和交流。会间还举行了多层面的国际地学组织活动。

通过对会议数据分析,本次会议的热点议题有1.矿床和成矿作用;2.地球动力学;3.地质灾害;4.显生宙地史、地层和地质时间尺度;5.矿产勘探;6.古生物和古人类;7.环境地球科学;8.沉积作用-从古代到现代;9.海洋地球科学和海洋学;10.工程地质学和岩土力学.

基础地球科学仍然是本次大会的主体,将地质学为社会服务将成为地质学未来发展的方向,非常规油气及新型能源在会议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常规油气藏。

    博士生栾国强作题为‘The type, characteristic and effect of the overpressure fracture in shale of Eastern China’的口头报告,针对暗色页岩中的超压裂缝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其在页岩储层中的作用开展讨论。会议报告后,实验室老师及学生与国际专家学者开展了深入的交流讨论,进一步扩大了油藏地质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

    经过这次会议,得以一睹诸多学者的风采,也有幸聆听了很多优秀的报告。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术,也进一步锻炼了英语口语,对于当前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方向及方法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会场休息时间,我们能够与参会者自由交流,这不仅是与其他国家学校的同学建立友谊的机会,更让我加深了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对于后续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且,通过在开会间隙的交流,我不仅在具体的学术问题上有不少收获,还学习到一些有益的科研方法和策略。也使更多国内外同行了解到我们的课题组,更加了解中国石油大学,这对在国际上扩大宣传我校优势学科及更好地开展与国外高等院所、企业合作交流起到积极作用,为下一步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是通过会议交流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会上大量的报告为参会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学习机会。由于不同专题在不同的分会场同时进行,参会期间,林老师一行六人在会前仔细阅读会议手册,找出与本领域相关的专题和感兴趣的报告,分工合作,分别参加不同的专题,每天会议结束后六人将自己的记录汇总,将各自听的分会场的国外学者研究进展进行交流汇总。这样的安排虽然使得参会期间每个人都非常辛苦,但是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此次参会的作用,使得每个人都受益更多。

    第三,参加国际会议本身也是国际同行之间当面交流的一个良好机会。石油地质以及储层研究领域的很多国外专家都参加了此次会议,这些国外专家有些是平时读过其文章,有些是有过电子邮件的联系,但是能够当面交流的机会是非常少的,而参加国际会议就提供了一个与这些国外同行专家当面交流的机会。对于一些专业问题,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取得很好的交流效果。

会议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通过会议取得收获将会对我们的研究产生更长时间的积极影响。通过参加此次会议,对目前的研究热点、难点有了更深入的把握,同时对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每个领域的研究进展都有了更准确的了解,这对于深入开展自己的研究以及把握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