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14-05-05浏览次数:27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于20111017日至2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18日上午,会议首先由陈颙院士致开幕词,然后由吴功建老先生等人做了大会邀请报告。下午,由傅承义奖候选人敖红、王彦飞、裴顺平、马坚伟等人做了相关报告,报告思路清晰,言简意赅,使我们受益匪浅。19日开始,大会分专题进行论文宣讲,主要分为27个专题,分别是:Advances in the geophysics of east Asia,地壳流体与地震预报、成矿成藏及碳封存,特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研究进展,古地磁学与全球变化,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电磁方法研究与应用,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岩石圈结构及大陆动力学,地震学与地震构造学,区域尺度重复震源探测,计算地震学研究进展,地球介质各向异性,中国巨灾、灾害链综合预测与减灾对策,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地球物理仪器与观测技术,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储层地球物理,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探查,工程地球物理,空间大地测量、地壳运动与天文地球动力学,地球重力场变化与在地学中应用,地磁与高空物理,空间天气与人类活动,海洋地球物理学,InSAR技术与地壳运动。27个专题的论文宣讲与20111018日到21日全部进行完毕。

本届年会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中有以下的特点:

1)尺度广、多学科。各个专题均有新的学术观点和新的应用成果,而且涉及领域比历届更广。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专题联合举办研讨会;整合专题等。

2)部分参会代表来自港、台地区和美、德等国家,初步形成了国际交流的态势。年会允许接受英文投稿并邀请国外及港澳台专家参会;部分专题尝试了与国内召开的国际研讨会联合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等。

3)新技术、新方法。通过GPU实现远优于CPU得其高效率的并行运算,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在以背景地震噪声等被动手段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方面,涌现了不少研究成果。在利用高重复性的人工震源检测地下介质微小变化的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展示了高精度测量物性随时间变化的可行性。

4)论文质量提高,交流更加规范化。本届年会进一步提高了论文质量、到会报告比率及交流效果等:并出台了相应的章程,进一步规范化;加强了网站建设,逐步实现在线投稿、审稿及报告日程安排等;继续设置专题邀请报告,逐步增设展板报告等。会场安排、配套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年会期间,各地球物理软件公司和仪器公司将他们的新成果和新产品、新技术进行了陈列展示和详细讲解,参展单位包括地质仪器制造业、地质地球物理勘探软件部门等。

18日到20日中国石油大学与会人员分别听取了第17专题(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和第20专题(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探查)的相关报告,这些报告主要包含以下关键内容:新一代三维地震属性研究,对于属性的分析贯穿采集、处理和解释全过程,并由勘探向开发延伸,重视多尺度分析等,能够实现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成像;面波及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这部分提出的新方法和改进方法比较多,而且其压制效果得到了提高;地震反演和解释,由于各个参数的反演和地震综合解释,不同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对于不同条件的地质模型和反演解释问题,应当选取不同的反演参数和解释方法,对于复杂地区来说,则需要综合各种方法进行联合反演和解释;地震波正演模拟,有关正演模拟的论文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交流也最为热烈;除此以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地震前沿方向和技术,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作者发表的文章《井间地震叠前波动方程逆时偏移》被列入第17专题: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并于20日下午15:20-15:40进行了宣讲和交流,获得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从中也认识到了研究内容的不足之处,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本届年会展示了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突显了新技术手段对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性。会议内容丰富,涵盖了地球物理学中近期的工作进展,前沿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论文作者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师、资深教授以及专家学者到院士,各自展现了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工作组的研究成果,可谓百花齐放。会议宣讲交流期间,大家踊跃提问,积极探索,通过讨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消除研究上遇到的困惑,收获很大。无论是院士,还是老师,或者是研究生,都将自己置身于学术讨论的氛围中,互相学习切磋,将会议推向高潮,整个会议安排时间紧凑,内容充实,让所有参会者受益匪浅。

                                                  总结人:刘思琴